领证的日子,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
有人说,领证是爱情里的一件大事,两个人从恋爱到婚姻,领证这天无疑是个重要的节点,有人认为,这一天只是个普通的形式,有人却觉得,这一天藏着许多讲究,领证的日期该怎么选?这其中有什么门道?在这件事上,很多人都愿意花点心思,谁不希望婚姻生活能从一个美好的日子开始呢?
传统文化里的日期选择
在讲究礼仪和习俗的传统文化里,领证的日期并非可以随意决定,许多人会选择查一下黄历,看哪一天是所谓的“吉日”,黄历上会标注“宜嫁娶”“宜订盟”等吉祥字眼,很多人就会挑这些日子,选一个黄道吉日领证,不仅讨个好彩头,还能让长辈满意。
有人会特别避开“破日”“黑道日”这类日子,因为它们被认为带来不好的运势,相反,像“成日”“满日”这样的日子就很受欢迎,因为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喜庆和圆满的意味。
有些家庭甚至会专门请风水师或命理师来算日子,这些专业人士会结合双方的生辰八字,推算出一个最适合领证的日子,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,很多人觉得这样能够给未来的婚姻生活带来更大的保障。
现代人的浪漫选择
现代人对领证日期的选择,除了尊重传统,也添了不少自己的小心思,有些人钟情于纪念意义强的日子,恋爱纪念日、第一次约会的日子,甚至是第一次牵手的日子,都成为领证的首选日期。
还有人喜欢选一些有趣的数字组合,比如2020年2月2日,因为这一天被称为“千年一遇对称日”,寓意“成双成对”,类似的还有520(谐音“我爱你”)和521(谐音“我愿意”),这些日子不仅容易记住,还充满了浪漫的气息。
有一对朋友选了12月12日作为领证日期,因为觉得双12是“买一送一”的日子,寓意两个人从此合二为一,这样的选择虽然带点玩笑意味,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浪漫。
实用主义的领证日
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吉日或者浪漫数字,有些人更倾向于从实际出发,选择一个方便的日子,工作日领证需要请假,很多人会选择双休日办理,双休日的民政局人满为患,排队的时间会比工作日多好几倍。
还有人会关注天气预报,在下雨天或者恶劣天气出门领证,晴朗的天气不仅让人心情舒畅,也更适合拍照留念,一些人还会考虑到拍婚纱照的时间,选择一个和拍摄计划不冲突的日子。
对部分年轻人来说,领证日和婚礼日之间的间隔也很重要,计划在领证后马上举办婚礼,日期的选择就需要更加谨慎,提前领证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时间准备婚礼,也能日期赶在一起导致过于忙碌。
不同地区的特殊讲究
有些地方有自己的风俗习惯,会影响领证日期的选择,有的地方会避开农历七月,因为这个月被认为是“鬼月”,不适合办理婚姻相关的事情,有些地方会特别青睐农历五月初五(端午节)或者八月十五(中秋节)这样的节日,因为这些节日寓意团圆和幸福。
也有地方认为领证最好避开家族中长辈的忌日,是婚前一年内的忌日被认为不宜举办庆祝活动,这些地方性的习俗虽然不有科学依据,它们承载了家庭的传统和文化,往往也会被新人所尊重。
推荐的几个领证吉日
不知道怎么选日子,可以参考一些被认为寓意美好的日子:
农历正月初一:新年第一天,象征新的开始,寓意新人从此开启幸福人生。
农历八月十五:中秋节,象征团圆,寓意婚姻美满。
5月20日:谐音“我爱你”,是许多年轻人热爱的甜蜜日子。
6月6日:谐音“顺顺利利”,寓意婚姻生活和谐美满。
9月9日:重阳节,寓意长长久久,象征婚姻的长久和稳固。
选日子的时候也要考虑实际情况,选择了一个热门日子,需要提前预约民政局的办理时间,热门日子会有很多人同时领证,需要排很长的队。
日期背后是心意
无论是传统的黄道吉日,还是现代的纪念日和数字组合,领证的日期其实并没有的好或坏,重要的是,这一天能让人感到踏实和愉快,选一个彼此都满意的日子,不仅是对婚姻的重视,一种仪式感的体现。
有人喜欢计算,有人随性为,无论哪种方式,领证的日期都会成为未来回忆里的一部分,每次回顾这一天,都会觉得那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时刻,值得珍藏在心。